這是別人常常問我的一句話,「老師!你們班的學習單呢?」
  答案是:「沒有。」
  一副好像老師偷懶似的,都不做學習單,其實,我認為學習單是用來驗證學習效果用的,但是我們的學生有另外的方法來驗證學習成果。
  通常,校外教學前我會製作powerpoint教學檔案,例如這次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之行,光找資料到完成powerpoint就花了我兩天半時間,掃圖、抓圖、抓影片、撰稿、美工全部一手包辦,這可是比製作學習單還累的差事阿!
   製作好之後拿到課堂上教學,最後到校外教學場地來做學習效果的驗證,更清楚的說法是,我的學生在與校外教學場地的互動中,完成了驗證效果。
  傳統寫學習單的時機有兩個,校外教學中和校外教學後,現在比較不流行邊參觀邊寫學習單了,因為學生寫字慢,當書寫的過程過長時,老師講什麼他根本沒辦 法一心二用,有些導覽也會要求老師不要讓學生寫學習單以免影響學習效果。若是在校外教學結束後來寫呢?基本上我認為是不錯的,不過其時機必須是還沒坐上遊 覽車回學校以前,等回到學校再寫比較不適合。
  因為古人說:「一股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」校外教學結束了才要他們寫學習單,此時士氣低落,效果不好。
  這回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之行,一波三折後終於成行,成為史上第一次在下午半天舉行的校外教學。
  一到了原民館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台灣模型,和我七八年前來參觀的樣子一點改變都沒有,還是九族,實際上官方所認定的族數已達十二族,不知為 何館方沒跟著更動。導覽老師是名女性,她很細心的準備了小禮物,是用吸管做成的藝品,這東西小歸小,可神奇的很,居然可以用吸管做成各種小動物,真不知是 怎麼做出來的,據說導覽各組中,只有四年六班這一組答對題目的小朋友可以得到禮物,真的是運氣太好了。
  運氣好也要有實力才拿的到,學生表現都還不錯,老師有教的都答的出來,連「開蘭吳沙」這種老師沒教的居然也答出來了,看來平常要他們好好唸的課外書發揮了效果。導覽老師問的第一個問題是:「什麼是原住民?」,小朋友指指蹲在後面的小萱說:「我們班有原住民!」


  這是因為我要本班的卑南族小朋友穿本族傳統服飾來,同班同學也都很興奮,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導覽老師分享呢!
  分享完畢,小朋友開始回答:「原住民是一群和我們語言、生活習慣、服飾、宗教都不一樣的人。」恩!算答對了一半,不過已經不錯了。
  之後的參觀行程,所有學生都急著想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跟導覽老師說,差點搞不清楚到底是學生在幫老師導覽,還是老師在幫大家導覽,看的出來導覽老師的心情不錯。
  這次的導覽大概有八成小朋友在課堂上都學過,所以校外教學對他們來說只是實物的驗證罷了,我不認為他們這樣的表現還需要什麼學習單來驗證,不如把時間拿來學新東西吧!
  事實上有些課堂上的東西在原民館也沒看到,原民館平埔族的資料非常缺乏,真的是可惜了,你我身上很可能都有平埔族的血統,社子島最早的先民便是凱達格蘭族,是應該讓學生多多了解這一方面的東西。
  校外教學的尾聲,是和盛裝而來的小萱合照時間,他終於把花圈戴上,高興的和大家合照,不過秩序太亂了,差點弄倒人家的展品,這是本次校外教學唯一的敗筆。
  上車的前夕,正好看到館外有間小土地公廟,跟學生複習一下屋脊上的「雙龍戲珠」和香爐的「螭虎吞腳」,便踏上歸途。
  講了這麼多,給這次校外教學打個分數好了,學生學習效果─95分;秩序─75分,平均是85分,還可以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島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